A-A+
放假安排来了生活回归正常还远吗
假期通知提醒我们,清明节快到了,五一也不远了。
简直就像冬眠的地松鼠一觉醒来,发现睡过头的样子。然而,家里的神兽们还没有开学啊,朋友圈里的妈妈们已接近崩溃,偶尔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关于开学的小道消息,都能激起一阵涟漪。
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,大家还可着劲儿抱怨,现在连吐槽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刚开始延假的时候,大家还努力学烘焙、晒美食,现在连发圈的劲头都没有了。朋友家的娃,本来是枚小学霸,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操心,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,然而现在也不行了,每天十点起床,网课不想上,作业不想写,提起学习就烦躁。
因为疫情的缘故,我们的日子有着和往年不一样的节奏,学生们不能正常开学,正在放一个超长的寒假;有的人不能正常上班,怀揣着对今年收入的担心;有的店不能正常开门,焦急地等待着解禁的时间。
就算能出门上班的,也不能像往常一样约会、健身、看电影、逛街和旅游。
疫情期间,大家都减少了出门的次数,去一趟菜场至少囤一周的菜。
这种被按了暂停键的节奏,已经若有若无地影响着认知系统。
就像以前长假过后,会出现假期综合征一样,失去正常的时间秩序,人的大脑和身体就容易失调。
心理学家说,避免失调的方法就是把假期当成是计划的一部分,融进认知系统里,就不会因为过于懈怠而出现排异反应。
总之,人是一种需要秩序感的动物。
如今这段日子的特别之处却是,它尚未有明确的终点。
这就仿佛飞行失去参照,容易让人失去平衡。
被憋在家里的人,不会觉得这是在放假,真正的假期是疲劳时的短暂放松,是奔波时的片刻暂停,是放假前的计划、放假时的享受、放假后的回味,哪怕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那种傻瓜旅行都好,真正属于假期的味道叫自由。
可以自由选择,或宅或浪才有意义,否则,宅就不叫宅,只能叫禁闭;浪也不叫浪,只能叫流浪。
0 条留言